悦心潘艺--新学期,从关爱自己心理健康开始
提到心理健康,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家又怎样知道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心理健康,关爱心理健康吧!
0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处于一种持续的、积极的、有效率的状态。
早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则被定义为“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处在最佳状态。”
更具体地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以及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02心理健康状态的分类是什么?
从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大致分为四个等级:心理健康、不良状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大家可以根据以下描述,了解心理状态分类,提高对自己心理健康程度觉察的能力。
心理健康状态:大多时候觉得平静、快乐,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社会功能良好,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不良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或者身体不良状况所引起,状态持续时间短,对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通过自我调整能够使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问题状态: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比如对某些敏感的事物有强烈的思维或动作行为反应等,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大,需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心理疾病状态: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如思维敏捷性下降、情绪持续低落、强烈痛苦感等)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如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不良等),社会功能损害较大,一般需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03如何关爱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的适应良好的心境,是情绪、需要、认知等保持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具有正常的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身心的潜能。
可以说,心理健康是我们维持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它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关爱和呵护心理健康。
当我们觉察到心理不适时,首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合理倾诉和宣泄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
若是发觉自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及时地向家长、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也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心理支持。
04 在校如何预约心理咨询?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各位同学服务。请同学们搜索风华宁大--舒心坊。更多细节可见宁大学工微信公众号往期推送(搜索舒心坊)。
特别提醒:
在评估结束后,您会正式进入咨询排队,此时将由中心预约员根据每位同学的评估结果、咨询需求、空闲时间以及中心的咨询空挡等综合进行咨询匹配。
咨询安排将由中心前台预约员以电话的形式通知(0574-87600297)。在接到电话、确认咨询安排后,您可以通过短信、平台中的“消息”或“我的--咨询列表”查看个人咨询信息。
(1)咨询范围:咨询对象为宁波大学全日制本科在读学生(包括本、硕、博),不含休学、退学、毕业等同学。首访、咨询全程免费。
(2)咨询频次:每周晤谈一次,每次50分钟,每年最多连续8次。
(3)保密协议:心理中心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所叙述的经历体验等,未经其本人同意,咨询师与中心不得公布或传播这些信息。
(4)其他:来访者在预约过程中需要请假、调整时间或遇到问题(如无法登陆等),可以在工作时间致电心理中心前台或直接前往中心询问。
同学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关键。在平常的生活中,试着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自信沉着的良好心理品质,既可以做出适宜自己的抉择,也能敢于应对困难、挫折与挑战,一点一滴之间为自己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