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寒假中层干部会议后,大家对于第六轮岗位聘任文件中的校设重点AB岗的条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了能更合理地制定校设重点AB岗的条件,请根据附件《校设重点A类B类岗位聘任条件》模拟本单位符合的人员(包括机关及直属单位等部门的双肩挑人员),填写《宁波大学校设重点AB岗拟聘人员申报一览表》,于3月10日下班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说明:
1.所有业绩统计材料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2015年11月30日。
2.涉及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发表,均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涉及项目、获奖、专利、指导学生等,没有特别说明的均指第一负责人;项目“主持”均指项目来源单位批准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研究周期内主持的项目,延期的项目不计入项目主持范围。(即所主持的项目起始时间在2012年12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或终止时间在2012年12月1日—2015年11月30日,但不包括延长项目期后的终止时间)
校设重点A类B类岗位聘任条件
一、符合下列项目类和成果类条件各一者,或符合备注说明者,可申请校设重点A类岗位。专职科研岗位申请校设重点A类岗位,成果类条件按下述设定条件的2倍作为要求。
|
人文社科 |
自然科学 |
项目类 |
1.主持国家级C类以上项目1项; 2.主持省部级C类以上项目2项。 |
1.主持国家级C类和省部级C类以上项目各1项; 2.主持国家级B类以上项目1项。 |
成果类 |
1.发表B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可用国内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替代); 2.发表A1类期刊学术论文1篇(含SCI、SSCI、A&HCI收录期刊); 3.获科研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第1,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 4.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4、二等奖排名前3、三等奖排名前2); 5.获教学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第1,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 |
1.发表B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不少于1篇); 2.发表SCI一区或TOP期刊学术论文1篇; 3.获科技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第1,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国家级排名前3); 4.获教学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第1,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 |
1.国家级教研科研二等奖以上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2.如申请者为新引进人员,不能满足项目类条件的,成果类条件改为:人文社科类发表A1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2篇(含SCI、SSCI、A&HCI收录论文);自然科学类发表SCI一区以上或TOP期刊学术论文2篇。 |
二、符合下列项目类和成果类条件各一者,或符合备注说明者,可申请校设重点B类岗位。专职科研岗位申请校设重点B类岗位,成果类条件按下述设定条件的2倍作为要求。
|
人文社科 |
自然科学 |
项目类 |
主持省部级C类以上项目1项。 |
1.主持国家级D类以上项目1项; 2.主持省部级A、B类项目1项; 3.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其中,至少主持省部级C类项目1项)。 |
成果类 |
1.发表B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2篇(其中一篇可用国内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替代); 2.发表A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1篇; 3.获科研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省部级排名前3); 4.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5、二等奖排名前4、三等奖排名前3); 5.获教学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前2,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4、二等奖排名前3、三等奖排名前2,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4、二等奖排名前3)。 |
1.发表B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2篇; 2.发表SCI二区以上或TOP期刊学术论文1篇; 3.获科技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省部级排名前3,国家级排名前5); 4.获教学成果奖(市厅级一等奖排名前2,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4、二等奖排名前3、三等奖排名前2,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4、二等奖排名前3)。 |
1.省部级教研科研一等奖以上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2.如申请者为新引进人员,不能满足项目类条件的,成果类条件改为:人文社科类发表A类以上期刊学术论文2篇(其中SCI、SSCI、A&HCI收录论文不少于1篇);自然科学类发表SCI二区以上或TOP期刊学术论文2篇。 |